close

  低沉優美的提琴音流瀉出來,是巴赫的《G弦上的詠嘆調》。
  11月11日下午,悠長而莊重的詠嘆調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低回,我國著名的內分泌科專家、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教授傅祖植的追思會在此舉行。
  “父親喜歡聽古典音樂,他曾多次提起,在他的葬禮上要放這首曲子。”傅祖植教授的兒子說,父親經常談到他的葬禮,“他把自己的終結想好了,再倒過來安排自己的一生”。
  直到去世前的一個月,他還堅持出診給病人看病。
  ●南方日報記者 李秀婷 曹斯 通訊員 王海芳
  病重時還在分享新知識
  傅祖植1961年從中山醫學院畢業,歷任孫逸仙紀念醫院內科主任、副院長及中山醫科大學副校長,獲得了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分學會終身成就獎。11月6日凌晨,傅祖植教授因病醫治無效去世,享年76歲。
  傅祖植教授一生嚴謹認真。醫院副院長、內分泌內科主任嚴勵教授回憶,每次參加學術會議,傅祖植總是坐在第一排認真聽課和做筆記。國際上有新內容的文獻報道他都會看,並分享給大家。即使這次生病住院,呼吸困難的傅祖植還在閱讀文獻,看到有新的內容,還交代要傳給大家分享。
  醫院博濟特診中心陳慶瑜教授說:“他跟得上形勢,只要一齣新藥,他馬上就去查看藥效如何,有什麼副作用,年輕人都比不上他的拼勁。”
  醫院內分泌內科醫生王川回憶,傅祖植無論什麼場合,從不會遲到,穿著永遠整潔,皮鞋一塵不染。在每周二的內分泌科大查房時,檢查病歷細緻到逗號和句號的用法都會有要求,讓所有內分泌科的醫生都印象深刻。
  他平生最怕年輕醫生工作不認真。嚴勵說,傅祖植看到醫生問病史和體檢不仔細都很著急,恨不得馬上幫他改正。病重住院時,傅祖植從坐的地方走到廁所都氣喘吁吁,但他還幫病房的年輕醫生仔細修改病歷,令年輕醫生感動不已。
  總想辦法幫患者省錢
  患者黃女士說,她一家三代都是傅祖植的病人。她自己因為甲亢就診,懷孕時病情加重,全靠傅祖植既便宜又療效好的方子生下了女兒,讓家族迎來新的成員。
  陳慶瑜說,他對病人的體貼和細緻是出了名的,“他是內分泌專家,甲亢患者一般都挺焦躁,糖尿病患者也很麻煩,可他總是不厭其煩地講。遇到經濟困難的病人,他會想方設法幫他們省錢”。
  傅祖植是特級專家,光掛號費都要50元,他能細緻到通過各種方法幫患者把這筆錢都省了。
  傅祖植在2006年就診斷出患有間質性肺炎,到了今年病情加重,稍微活動一下就氣促、說話困難,需要隨身帶著氧氣瓶,但他仍要繼續跟蹤自己病人的病情,仍然堅持出門診。有病人看到他掛著氧氣瓶出門診的情景,流著淚說:“這是活菩薩在人間。”
  手寫信件關懷外地學生
  “他是真正意義上的‘精神貴族’。”醫院內分泌內科副主任李焱教授是1995年傅祖植帶的第一個博士研究生,在傅祖植身邊工作10多年。他評價傅祖植:“乾凈地活著,優雅地活著,有尊嚴地活著。”
  傅祖植是一個脾氣溫和的人。李焱說,傅祖植沒有對別人發過火,一生說過最重的一句話是“怎麼能這樣呢?”說完後繼續為學生仔細指導。
  李焱告訴筆者,不少醫學雜誌找到傅祖植,請他翻譯一些文章,他都交給學生去做,鍛煉學生的翻譯和學習能力。“其實前後他都大段地修改,但他卻把大部分的稿費都給了學生”。
  2004年,王川醫生在醫院研究生畢業後去了惠州工作,小城安逸的生活讓他放鬆了學習。半年後,他突然接到一封手寫的信,竟然是傅祖植寫來的,問他最近的情況如何。王川既意外又感動。自己並不是傅教授的直系學生,只是跟過他一陣特需門診,他竟然在百忙之中還關心著自己過得怎樣。
  他們的通信維持了一年多。傅祖植經常隨信送一些文獻資料給他,叮囑他好好工作,堅持學習新知識。後來,王川又考回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,能在傅教授身邊學習和工作。
  “父親很清楚他來到這個世界的使命。他用最平實的方式,淡淡地真實地做好自己的本分,去過好每一天,同時悄悄感染著身邊每一個人。”傅教授的兒子說。  (原標題:去世前一個月,他仍堅持帶病出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w18ewyv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